1.设备疏于养护
大多数化学检测设备都属于精密仪器,不但要求试验操作人员会使用,还要了解仪器的基本原理、使用注意事项、仪器的存放环境,这样仪器的故障率才会减少。在维修过程中,发现问题较多,仪器管理稍不重视,对检测试验带来较大的影响,加大了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及维修经费。
2.仪器缺维修档案
试验仪器在购置、安装、验收后进行正常使用,都要将相关材料归类进档,建立仪器档案。档案主要包括合同、使用说明书等技术资料,设备到达相应的院系后即应有相应的仪器使用记录、保养记录、维修记录,但是,有时会形成“重购置,轻维修;重使用,轻管理”,对于使用保养和维修记录不够重视。很多仪器维修过,因为维修时间紧,任务又多,往往疏于对维修进行记录,兰州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定制公司,既不利于统计使用率,也不便于新入职的维修人员故障查询和零部件的更换,影响重复性故障或相关故障的维修效率。
3.老旧设备不能满足能力验证的要求
通过实验室间比对检验本单位的实力,通常情况下,实验室大型仪器因价格昂贵,兰州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定制公司,通常在维护方面是重点对象,兰州化学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系统定制公司,故服役期限也较长,所以存在一个问题,可以满足检验标准对仪器的要求,但是对于能力验证之后的数据,老旧设备通常会得到离群的不满意结论。
如何保持仪器设备的有效性和可靠性,使仪器设备处于完好的状态,在产品质量检测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。
仪器设备应有明显的标识表明其“检定/校准”状态,使仪器的状态一目了然,便于管理。状态标识一般分为以下几种:
1、绿色标识
表明仪器设备具有正式计量检定合格证书和校准合格报告,处于正常使用状态。
2、黄色标识
表明仪器设备某些功能已经丧失,但检测工作所用功能正常,且经校准合格,处于使用状态。
3、红色标识
表明仪器设备已经损坏或经校准不合格,处于停用状态。
按每台套仪器设备进行建档,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:
① 仪器设备履历表,包括仪器设备名称、型号或规格、制造商、出厂编号、仪器设备唯 一性识别号、购置日期、验收日期、启用日期、放置地点、用途、主要技术指标等;
② 仪器购置申请、说明书原件、产品合格证、保修单;
③ 验收记录;
④ 检定/校验记录及检定证书;
⑤ 校验规程(必要时);
⑥ 保养维护和运行检查计划;
⑦ 定期归档的使用记录;
⑧ 保养维护记录;
⑨ 运行检查记录;
⑩ 损坏、故障、改装或修理的历史记录。